我寫了跨界力,學習力,框架力三篇文章,可能對一些朋友有啟發,也引出更多有趣的問題。
先分享幾個網友在微信中給我的問題:
1、秋葉老師,我在知識積累中有這樣的困惑:我是一個“不求甚解”的人,經歷過的讀過的東西總覺得“差不多”,但給自己形成積累的很少??磿臅r候都能理解,但過后覺得每個知識點都不能掌握。是個“差不多先生”。即便是時事新聞等,同樣是簡單瀏覽,同事們總能侃侃而談,我卻感覺需要重新再搜索一遍才能有所了解。我覺得有些人就有對事物深究的特質,而我差很多,我在努力改進,但總是不留神就馬虎起來。很苦惱。
2、老師,看了您的答案,還是覺得自己非常缺乏知識架構。八十年代末讀大學,最熱的是卡耐基個人勵志的書,真沒有太多關于您指的共性知識如銷售營銷心理學方面的書。工作中讀的書比較零散,不成體系。容易讀,也容易忘。影響力,這本書我五年前讀了,還作了勾勾點點??赡阋屛覍懗鰜碇饕獌热?,我真寫不了了。所以一方面要努力做到終生學習,特別是要看好書,讀好博(微博),聊好信(微信),還要想法學以致用。
其實這些朋友在反思的時候,已經開始思考了。
當你開始對自己現狀不滿意時,就開始了真正的思考之旅,只是不是每個人思考都有一個向上的結果,也許只是想了半天,睡一覺原地不動。
我今天這篇文字,就想談談如何避免淺嘗則止的思考,避免原地不動。
首先我要告訴大家:學會思考,千萬不要急!
我在28,9歲的時候,在很多方面也是一個盲從的人,雖然有一些工作能力,但并沒有什么真正的獨立思考能力。
舉一個例,當時我在做管理軟件咨詢顧問。別人問業務有問題怎么辦?我的答案就是你要上信息化啊,不上就落后了啊,怎么可能和別人競爭?然后把公司設計的說辭熟練地用上一輪,居然也有效果。
但是為什么要上信息化?其實我的把對策當做答案提供給客戶,并沒有分析企業的問題是否一定是因為缺乏IT系統輔助管理造成的?,F在我知道企業經營問題也許是人事矛盾,也許是戰略分歧,也許是經營大環境變化,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我企圖用一幅信息化做萬用靈丹去救火,是太天真了。
你看,一直快到30歲,我的思想其實還是懵懵懂懂,不一定有什么深度思考能力。你們很多人羨慕我現在有一點思考能力,可你們要想想我都已經37歲了,我反而很羨慕你們,因為很多向我提問的朋友才剛剛大學畢業,甚至正在讀大學,如果你們肯稍微花費一兩年苦功,就可以學會獨立思考的本領,還能夠用上十幾年,才到我今天的年齡。
我知道很多像我這種年齡的中年人,最大的遺憾是學會獨立思考的時間太晚,而你們還有足夠多的時間去改變。
越是要改變,越是不能期待速成,越要做一些稍微復雜的訓練。
人越是著急越容易去學習一些速成的方法,而這些方法往往都是騙人的,或者有忽悠的成分。
有朋友馬上會問:請問有哪些復雜的訓練可以幫助你建立獨立思考的能力呢?
另一位朋友來信問我: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通過提問可以層層推進深入思考?如果是這樣,您是否可以給我一些范例,或者您在閱讀一些經典書籍時是如何自我提問來幫助思考深入的?所以我想今天談談提問的問題。
我介紹下我的一些習慣吧。
今天就先談談我的第一個習慣:
努力看見生活中的細節,并特別留意不同,圍繞這些細節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
好的思考往往是需要一些由頭的,你我無緣無故思考世界,很可能不是發現自己有哲人的才華,而是一場天馬行空的夢游。
我會在生活和工作中養成留意細節的習慣,然后我會想一想這個細節意味著什么?
比方說,喜歡買書的朋友,有沒有發現書的價格總是定義在28、29.8、35、39、49、59、69、79,你覺得這有什么門道嗎?
比方說,喜歡網購的朋友,有沒有留意當當這幾年贈券的發放策略一直在變化?它會導致你多花錢還是更節約成本?你思考過嗎?
如果有些細節的改變,也許會告訴你很多問題的答案線索。
比方說,升級到微信4.5版的朋友,有沒有發現這個版本增加了哪些新功能?你知道這些功能對你的生活和工作意味著什么嗎?
當然,這種觀察細節的能力,很多女性朋友把它高度發展到關注老公或小孩的言行上,這個就比較容易出悲劇。
我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三點理由:
第一當你的大腦帶著問題,你去讀書,培訓,請教高人,才會有更加具體的收益;
第二很多人思考問題容易流于宏觀,而推進你思考深入的問題,往往很具體;
第三我總覺得生活中看不見細節的人,其實是沒有能力培養宏觀思維的,他學再多的宏觀思維永遠都不會落地。
所以與其學很多大師框架,不如先養成一個習慣,學會問一些具體的問題,任何地點任何時刻任何人事你都可以這樣讓自己養成一個追問細節的習慣。
我就很怕別人問,我該不該跳槽,我該不該考研,請推薦一些經典書目,能不能推薦一個好PPT模板?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建議以后這些問題你問你媽,她會很耐心,別逼我回答,我粗暴的樣子你最好不要看到。
你應該問:
1、我原來是什么工作,幾年了,有什么經驗,現在為什么不滿意,有一個這樣的機會,好處是**,也可能有**弊端,你覺得我應該跳槽嗎?
2、我在**大學學**專業,成績**,家境**,對專業和導師有**了解,然后我擔心的是****,你覺得我應該考研嗎?
3、我想系統了解下心理學,我在網上搜索到這樣幾本口碑不錯的書,我又沒有足夠費用都買下來,您有沒有熟悉覺得特別經典的推薦我先買?
4、我在國企上班,這次匯報的對象很保守,是一個關于***的項目,領導期望是***,我在***搜索沒發現合適的,不知道你有沒有好的模板推薦?
友情提示,最后一個問題,純屬示范,請勿模仿。
其實各位不知道有沒有發現,當你提出一個問題的時候,我會提出一堆問題,如果你真的能把這些問題都回答了,就不需要別人指路了。
現在知道為什么很多熱愛提問的人很討厭吧?因為他們提的問題實在是沒有質量。
用沒有質量的問題去騷擾別人,讓別人耗費時間為你解答,性質上和謀財害命差不多,更糟糕的是,你還有道德上的優越感,這幫名人都是沽名釣譽,他們就不愿意真心幫助人!
我另外要強調一點:養成這種習慣最大的好處就是,生活中沒有可以浪費的時間。
比如我在等車時,
我會觀察不同的公交車發車間隔時間是否一樣?這會導致我思考下次出行如何安排乘車路線;
我會觀察賣報的報紙是否更換了品種,送什么贈品,這意味著群眾閱讀口味和推廣模式是否在改變?
我會觀察等車的人都如何打發時間,這意味著如果我要利用這段時間最佳的途徑是手機還是地鐵書?
我會觀察等車族的裝備變化,手機是否屏幕變大了?是否因為車越來越擠都習慣用耳機聽了?這意味著是否移動閱讀有一些新的趨勢?
我會觀察高峰期的人群特點,服裝是不是檔次提高了?人口是不是在增加了?這意味著某些地段的房產是不是更有投資價值?
這樣等車的時間,我吸收了大量的信息,也出現了大量問題,有的問題我能想出答案,有的問題我沒有能力馬上知道答案,但是一旦一個問題植入你的大腦,它就會在恰當的時間啟動,引導你通過求教,閱讀,思考找到更合理的解釋。
現在得提出另外一個問題,你看到很多細節,并發現了這些細節背后的問題,但是這只是思考的第一步:提出一個好問題
但是更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培養出解決問題的思考習慣呢?
明天我想繼續談談我的習慣,談不上經驗,我就聊聊我是如何從閱讀書籍中尋找思考問題的框架。
也許這會涉及到一系列問題,你怎么選書,你如何讀書,到底讀得精好還是讀得博好?這些我也許可以聊聊我的經歷。
本文摘自:http://www.douban.com/note/262882405/